相比較而言,在當前的市場中羽絨服會比一般的棉服更加保暖,不過羽絨的保暖性能也并不是能夠保持穩定。那么大家知道哪些原因會影響羽絨保暖嗎?羽絨廠家現在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羽絨廠家:影響羽絨保暖的4點原因
衣物保暖程度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下列因素:
1、含絨量——絨朵和羽毛片的占比。
大家去買羽絨服,聽到多的詞匯,應該就是"80絨、90絨、90白鴨絨、90白鵝絨”。那么這當中的數字,就是說羽毛和絨的占比
例如:80絨=80%絨朵+20%的羽毛片
90絨+90%絨朵+10%的羽毛片
至于“90白鴨絨、90白鵝絨、70灰鴨絨”,當中的“白鴨絨、白鵝絨、灰鴨絨”,當然就是指字面意思——生產絨的鴨或鵝品種。
目前商業所采用的“絨”大都采集自水家禽鴨和鵝,從體積上而言,鵝絨“絨朵”較大,而價格較高;主要原因是由于飼養鵝的成本較貴。當然從保暖程度來說,鴨絨和鵝絨基本上是沒有太大分別的,絨的顏色也是沒有太大分別的、因為“絨”本身是不能生產熱能。
標準品質下:
鵝絨優于——白鴨絨優于——灰鴨絨
95絨>90絨>80絨>70絨50以下標簽上不能叫羽絨,只能叫羽毛。
2、蓬松度——“
蓬松度是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占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如一盎司的羽絨所占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松度為600。羽絨的蓬松度越高,說明在同樣充絨量下的羽絨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所以羽絨的保暖性越好。
這是相對于含絨量更重要的指標,蓬松度高的羽絨服不僅保暖性能好,而且輕便貼身。所以很多高端羽絨品牌產品很多時候吊牌上會標出600或700字樣,因為這算的上是優質羽絨了。
日常市面售賣的90絨,蓬松度在400-550之間較多。老絨(隔年,隔幾年的庫存絨),或是絨絲比較多的絨,蓬松度會差些。隨絨毛比的下降,蓬松度越差。
3、充絨量。
很多人只知道“含絨量”,只知90絨是羽絨服的優質標志,其它因素都是辣雞,充絨量是個什么鬼?
充絨量——成品內、所含“絨”的數量。簡單說就是一件衣服沖了多少克絨。
4、服裝的設計,這包括其所用的布料、款式和衣服的結構。
由于要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和訂定成品保暖的程度;不同的地區和國家均有不同的規格。并要求每件成品都需要清楚列明該成品的含絨量和絨的成份于標簽上。
經過羽絨廠家給我們做出的介紹可以得知,羽絨產品的含絨量、蓬松度、充絨量以及服裝的設計,都是影響羽絨保暖的因素!如果大家需要挑選羽絨產品,也可以根據這幾點來做出更加適合的選擇!